教育部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示:校外培训有风险,报班需谨慎

来源: 教育部网站 时间:2023-03-14 09:48:0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一些学生家长在校外培训机构捆绑销售、充值赠送等促销手段的诱导下,超时段、超限额支付培训费用,带来“卷钱跑路”“退费难”风险,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近7万件,高居服务类第三位;对此,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督促指导各地积极化解,切实维护家长合法权益。为切实减少新学期消费侵权事件,特提醒广大家长和学生,要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理性选择培训机构,理性支付培训费用。

(一)理性选择培训机构。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未取得主管部门发放的行政许可,或以个人名义开展“一对一”“住家教师”“高端家政”等违规培训,这类培训既无资格资质、无质量保证,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为方便家长查询,教育部开通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家长可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择具备资格资质的校外培训机构。

(二)签订规范服务合同。广大学生家长在缴纳培训费用前,要与校外培训机构签订由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2021年修订版),特别要关注涉及课程、从业人员、费用的条款,明确约定退费情形、退费方式,同时索取正规发票并妥善保管。

(三)理性支付培训费用。请学生家长在支付培训费用时,不要支付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非学科类培训一次支付不超过5000元限额的费用,避免退费纠纷和“卷钱跑路”风险。同时,要警惕以“充值赠送”等方式诱导超时段、超限额收费。要注意缴费安全,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完成培训缴费,切勿通过转账或现金等方式将培训费用支付给除预收费资金监管账户以外的任何账户。

(四)警惕机构虚假宣传。一些培训机构为获得最大客源、获取最大利益,刻意夸大宣传培训效果、培训成绩、从业人员力量。建议家长和学生“三思而后行”,实地考察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从业人员力量、经营情况、设施设备等情况后,再做决定。

2023年,教育部、中国消费者协会将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校外培训“平安消费”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培训收费行为、强化校外培训预收费资金监管、加快校外培训消费纠纷化解、加强消费教育指导、严肃查处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切实维护学生及家长合法权益。同时,请广大学生家长“擦亮眼睛”,提高消费权利意识、消费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违规培训,对违规培训进行监督举报,共同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校外培训消费环境。

X 关闭

热门推荐

热消息:又一超大型国际能源装备在青岛交付

2023-03-14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全球视讯!中国汽车描绘“出海”新图景

2023-03-14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Git]如何解决Git代码冲突

2023-03-13   腾讯云

北京市海淀区发布大风黄色预警

2023-03-13   北京青年报官网

驾照考试成绩单在哪里查询

2023-03-13   互联网

环球看点!王广华: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2023-03-1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廖红:做农民的好帮手,与土壤交朋友

2023-03-13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2023年3月13日《石景山报》导览

2023-03-13   北京石景山

如何让小店铺释放“大能量”

2023-03-13   中青网新闻派

全球热点!晋能控股全力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2023-03-13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MCE | 组蛋白甲基化 快报

2023-03-12   腾讯云

来燕京八绝博物馆 赏宫廷艺术精品

2023-03-12   北京日报客户端

丽泽城市航站楼将于2025年建成

2023-03-12   北京青年报官网

北京今天北风呼啸阵风7至8级-天天热推荐

2023-03-12   北京青年报官网

12位乡村创业青年获团市委资金支持

2023-03-11   北京日报客户端

java swing

2023-03-11   互联网

一部“为民服务法”的诞生

2023-03-11   新京报

不屑置辩的拼音的近义词

2023-03-11   互联网

今亮点!充电桩勒索攻击

2023-03-10   腾讯云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行业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