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舜典》中写:“天下九州,燕曰幽州”。这是关于北京及周边地区——幽州的早期记载。东汉魏晋之前,幽州虽然有广泛的人员活动,是一座较大的城邑,但它并不在国家格局的中心。直到历史巨大的车轮转入唐朝,幽州作为军事重镇的地位逐步凸显。
仵钦墓志并盖(首都博物馆提供)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1929年,北京市西城区二龙路街出土了一块名叫仵钦的唐朝将士的墓志,这是记载唐太宗以幽州为军事基地而东征的实物证据。仵钦墓志和其他史料表明,初唐时期,中央不仅把幽州作为用兵的基地,而且对此处有清晰的管理和经营。
出土的墓志中是否记载了历史上的幽州城?作为军事重镇,幽州将士们有怎样的气魄呢?
徐悲鸿纪念馆副研究员杜永梅介绍:墓志的研究会追溯人的一生、地望、人生履历。仵钦的墓志上写“迁柩于城东北五里之平原”,这“城”指的就是唐代幽州城,这方墓志对于确定唐幽州城的位置非常重要。
姚子昂墓志并盖(首都博物馆提供)
除仵钦墓志外,在永定门外安乐林村出土的姚子昂墓志、石景山区出土的王郅墓志、西直门外紫竹院水利学校出土的范阳卢公夫人赵氏墓志,分别记载:
姚子昂“葬于幽州城东南六里”
王郅“起坟于蓟县葬姚村南一里之原”
范阳卢夫人赵氏 “葬于府城西北十里樊村之原”
王郅墓志(首都博物馆提供)
综合四方唐代墓志及房山石经等文字记载,可以推定:
唐代幽州城的东城墙,在今西城烂缦胡同与法源寺之间的南北一线
西城墙在今白云观西土城台到小红庙村之南北一线
北城墙在今白云观西到头发胡同一线
南城墙在今西城白纸坊东西街一线
范阳卢夫人赵氏墓志并盖(首都博物馆提供)
杜永梅说:这四个墓志的主要价值就在于确定唐幽州城的位置,唐幽州城基本是没有争论了,就是通过这几个墓志确定的城圈的四至。墓志中早期人物仵钦曾参与唐太宗和唐高宗征辽东。晚期的王郅,主要在幽州节度使朱滔和魏博节度使田悦之间做劝和、劝说工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了,朱滔和田悦两方势力不断地争斗……
唐朝存在了近300年,幽州城随着唐朝的命运起伏而跌宕不已。盛唐时期,幽州和今天的北京有诸多相似之处。
这里包容厚德——
幽州人,雍容大气,仗义疏财
这里文化兴盛——
燕赵歌舞,观者忘疲
而唐朝后期,各种势力争斗升级
幽州的繁华随着唐王朝一起逐渐沦落
在杜永梅看来,一个学历史的人,对人的评价肯定要放到具体的历史事件中去。这四位人物虽然没在史书中全找寻到,但他们贯穿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这也正是历史的奇妙:深埋地下的幽州城无法诉说大唐的不朽传奇,四位跨越200多年的唐朝陌生人在当时也没有创立不世功勋,在历史的剧本上没有台词。可是,幽州城却用四位唐人墓志帮助1400多年后的北京学者,从历史孔隙中看见唐朝历史的大脉络,让今人不得不跟随《登幽州台歌》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唐之后,幽州戍边的角色发生巨变,这里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后半段多个王朝的都城。无论唐朝的君主、将士,还是万万千千的苍生百姓都预料不到,幽州的风云篇章以及无与伦比的精彩,在唐之后,才刚刚开始!
《文物里的北京》大型融媒节目
总策划:李秀磊
监 制:李哲勇 边江
统 筹:郭士荧 吴勇
本期采访:孙畅
本期文案:孙畅
播 音:郭炜
制 作:梁和芝
新媒体统筹:鲁春艳 刘晶 杨苗 纪佩佩
美术设计:于浩
新媒体编辑:牛琦 郑乐欣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上一篇:北京一导游因中暑离世,高温天气需警惕热射病 天天时讯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行业信息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