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穿越700多年的中轴线,有了新变化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 时间:2022-11-05 07:30:47

央视新闻

穿越700多年


(资料图)

北起钟鼓楼、南至永定门

长7.8公里的

北京中轴线

到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冲刺时刻

建筑学家梁思成曾说

“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

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

近日

记者庄胜春蹲点北京中轴线

走进它的生活圈

看这里的人们

如何用一种全新的姿态

和历史一同生长

设计者理想的中轴线生活

“吃吃美食,跟老居民聊聊天”

过去几十年人口增长

很多四合院变成了大杂院

盖了不少自建房

随着中轴线的保护推进

一个个大杂院在改造

一个个房屋在更新

一位居民改造过的老房顶

空间虽不大

能品茶聊天,上网冲浪

也能远观鼓楼,近看老树

在南锣鼓巷旁的雨儿胡同

一个三年前完成部分腾退的院落

设计师在有限的空间里反复推敲

改造后的院落

显得曲径通幽又干净整洁

如今

北京的中轴线上

有特意保留古树的院子

也有年轻人热衷的拍照打卡点

传统与现代相映成趣

这里的居民都是中轴线的保护者

“让子孙都能看到古老的风貌”

今年10月1日开始施行的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要求

保护老平房区的

“历史格局、街巷肌理和传统风貌”

“中轴线风貌管控城市设计导则”编制者庞书经

深度参与了中轴线保护治理工作

在他眼中

理想的中轴线生活

就是有人的活力和烟火气

美食、咖啡、小的展览

还能跟这的老居民聊聊天

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

“如果不解决人的问题

遗产就没法保护”

庞书经说

因为中轴线不止是一条线

遗产区和缓冲区占到

北京老城面积的六成

是一个人人身在其中的现代化空间

去年三月

钟鼓楼周边启动申请式退租

约300户居民签约搬去了楼房

彭大爷是其中之一

“钟楼底下就是我们的家

院里头能看见钟楼

我舍不得这里

但是我们搬走了

中轴线申遗是多么大的事

成功了有我一份贡献”

彭大爷的新家虽然望不到钟楼

生活空间却宽敞了许多

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居民

都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参与者

居民们也希望

“保持它古老的感觉

让下一代下一代下一代

还能看到现在这种风貌”

壮美的秩序下,是生活的肌理

从上一辈人种的树

到下一代人装点的花草

胡同深处,历史的层次就这样铺开

预祝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热门推荐

这条穿越700多年的中轴线,有了新变化

2022-11-05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医学人文|有“人情味”的沟通

2022-11-04   京城健康守护者

愁心事儿找他们,准没错!

2022-11-04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

世界短讯!北京html5培训哪个好

2022-11-04   IT千锋教育

北京:新司机交通违法率纳入驾校质量考核

2022-11-04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我们为什么需要市集?

2022-11-04   商业评论杂志

环球热门:本土新增“704+3167”

2022-11-04   人民网科普

“国礼”也可以很新潮

2022-11-04   光明日报

遇到事儿,第一个想到谁?

2022-11-03   正警事儿

颜秉卿 捏塑

2022-11-03   大伟视界

环球今亮点!乘S1线感受“贴地飞行”

2022-11-03   北青社区报京西版

【独家焦点】首钢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2022-11-03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比上年增长8%

2022-11-03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征片|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

2022-11-03   木子记录MUZI

当前滚动:消防指挥双核运行

2022-11-03   北京青年报官网

从北京托运汽车到成都用哪家物流公司比较好?

2022-11-02   华月汽车托运收费标准

“疫”外生日惊喜 昌平这个隔离点很暖心

2022-11-02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

多地推出“惠民保” 提高保障程度

2022-11-02   北京青年报官网

江淮汽车:全力推动皮卡业务提质扩量增效

2022-11-02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亚洲最大跨度公路断面地下互通立交通车运营

2022-11-02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地坛公园赏“红墙金叶”

2022-11-02   北京青年报官网

前十个月 京楼卖出了2761套10万+住宅

2022-11-02   北京青年报官网

北京十大刑事律师事务所(无罪辩护)

2022-11-01   蚂蚁视界全媒体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行业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