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5万元,需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吗?需要问来源吗?|来听新闻-环球简讯

来源: 农视网 时间:2023-02-09 05:38:49

近日


(资料图)

浙江湖州一位女士发布视频称

去银行存5万元

被要求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

该女士表示

柜员问她在哪里上班、钱从哪里来

还要收入证明

于是她直接抽了100元出来

存49900元

几分钟就搞定了

此事引发高度关注并登上热搜

那么

存款5万元

真的需要收入证明等材料吗?

存款5万元,需提供收入证明等材料吗?

各个银行的回复各不相同

2022年1月底,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并计划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提到,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单笔5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不过,不久之后,三部门在2022年2月21日发布公告称,原定2022年3月1日起施行的《办法》因技术原因暂缓施行,相关业务按原规定办理。

那么现阶段,各商业银行如何执行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又会要求客户提供怎样的材料?

记者向18家商业银行在北京各支行工作人员问询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业务的实际执行状况,得到答案不一。

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广渠门支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立足现阶段的执行情况。“5万元以上现金存取拿身份证就可以了,如果取20万元以上的现金需要提前一天预约”。

中国农业银行富贵园支行工作人员表示:“现在暂时还不要交易背景资料,以后有要求会要的。”该工作人员表示,现阶段想存多少钱取多少钱,只要能提供相应的证件和介质即可,而20万元以上的现金取款需要提前打电话预约。

中国建设银行广渠门内大街支行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相关通知要求提供材料或者问询。

招商银行建国门支行工作人员则表示,只需要身份证,不会问询,如果是20万以上的存取款,也只会问询,不会要求提供证明材料。

中国光大银行北京建国门支行工作人员同样表示,暂时没有类似的要求,带着证件即可存取款,而大额存款需要预约。

大额存款需要问来源吗?

有银行称5万元以上会问询资金用途来源

也有一些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5万元以上的现金存款会进行“正常的问询”。他们会问询什么内容呢?

对此,渤海银行安贞支行工作人员表示,5万以上现金存款需要说明来源。

中国银行幸福大街支行工作人员表示,5万以上现金存款需要问询款项的来源,但如果拆成2万和3万分开存,就不需要了。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崇文支行工作人员则表示,存取5万元以上现金会问一下资金的来源跟用途,10万元以上的取款需要提前一天预约。“为了防止电信诈骗这些,会问一下。”

交通银行崇文支行工作人员表示,5万以上现金存款需要问询客户资金来源并进行登记,“是工资什么的,如实说就行,一般只是问一句,没有什么特殊的”。

浦发银行方庄支行工作人员表示,存款不需要说明情况,带好证件就行,5万以上的大额取款需要提前预约,当天中午12点前预约,可在后天取款,取的时候会问一下取款的用途。

广发银行青年路支行工作人员表示:“之前网上会说有要求,但现在的情况是暂时不强制要求”。该工作人员称,存取时只会正常的问询,并不会要求提供资料。

恒丰银行金融大街支行工作人员表示,5万以上现金存款不需要提供收入证明或其他材料,但还是会问一下来源。

金融专家:

我国对于反洗钱等监管要求在不断加强

“国际银行业监管对于反洗钱、反恐融资都有更高的要求,我们国家目前对商业银行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但是与国际上一些成熟的商业银行的要求来比较的话,还是有差距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在这方面仍然在不断加强监管,要求商业银行对客户的身份、客户的信息以及客户的一些大额交易要有更多的关注。

而2022年《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发布时,中国人民银行曾表示,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将督促金融机构不断提高反洗钱工作水平,规范反洗钱履职行为,切实做好我国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防控工作。

来源:半月谈、红星新闻等

三农

快评

补助“一喷三防”,让农民种粮有钱挣

2月6日,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仁健在全国春季田管会上提出,今年将继续实施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补助政策,并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提前制定实施方案,准备充足药剂,落实好作业主体,确保选对药、用对时、出实效。这对广大种粮农民来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好消息。

关于当前的农情,这次会议指出,当前夏季粮油生产基础总体较好,但也面临苗情复杂田管任务重、粮食生产成本持续攀升等问题。种粮成本持续增加,势必会减少种粮农民的收益。对小麦“一喷三防”实行补助,就是为了减少农民种粮投入,同时改善提高苗情,为小麦丰收打好基础。

今年的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强调,保供增收始终是“三农”工作永恒主题。我国14亿人口,保供的重要性自不待言,特别是确保粮食供应,更是保供的重中之重。而确保种粮农民能挣钱,是粮食稳产保供的基础。在这方面,各级各部门都有清醒认识,也非常重视。去年化肥等农资上涨迅速,国家拿出200亿元对实际种粮农民进行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去年9月底,宣布2023年三等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在2022年基础上,每50公斤再增加2元钱。单看数字确实不多,但这是一个保底收入,可以从价格上打消农民种粮亏本的担心,同时对防止市场粮价大跌伤农也有积极作用。

从确保粮食供应来说,保证种粮农民的收益是农民的事,也是国家的事,国家不可能让种粮的农民长期亏本。但由于各地地力情况不同、农民种粮水平不一,同样的投入,有的可能挣钱,有的可能挣不到钱。对此,国家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要把所有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目前已经建成了10亿亩。当然,由于建设时间跨度大,这些高标准农田从现在来看,有些存在标准不高,甚至已经损坏的情况,在今年的“三农”工作中,一些原有高标准农田的改造提升已经列入计划。

总的来看,对于种粮,相比其他许多行业,比较效益确实不够高。但是,有国家在基础设施、粮食价格、金融保险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保证好好种粮的农民在差的年景不赔钱,是可以期待的,这也是农民安心种粮的底气。

X 关闭

热门推荐

快看点丨北京今明降温明显有小雪

2023-02-08   新华社新闻

9日怀柔区有降雪天气

2023-02-08   怀柔融媒

大学英语b级词汇|环球速读

2023-02-08   互联网

续写冰雪故事新篇章

2023-02-08   人民网

环球热讯:新春生发 动若脱兔

2023-02-08   中青网新闻派

国内功率最大电动压裂装置首次成功应用 实时

2023-02-08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3D“打印”中国制造新图景

2023-02-08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首台国产化工业用液氢装置调试投产

2023-02-08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全球信息:重型装备助力 大国重器频获突破

2023-02-08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环球关注:守护忍十二士

2023-02-08   互联网

对联的来历 天天速看

2023-02-08   热讯网

焦点消息!什么是触电事故

2023-02-07   太平洋生活网

北京涨价业主越来越多

2023-02-07   和讯房产

休学后会留级吗

2023-02-07   万能网

去灵隐寺烧香

2023-02-07   太平洋生活网

通知|首批文化和旅游部技术创新中心开始申报

2023-02-07   内蒙古文化和旅游厅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行业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