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开年以来,北京地铁客流量迅速攀升,运营服务保障压力增大。
为满足广大乘客出行需求,北京地铁公司以3月优质服务月为契机,以“从心出发”为主题,对内重点提升人员的服务素养,对外营造温馨舒适的出行环境,努力打造文明礼让的乘车氛围,不断提升高品质服务的“软实力”。
开展服务规范培训
(资料图)
开展服务培训 提升服务品质
为更好地加强《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服务行为规范(试行)》的宣贯和培训,地铁公司组织拍摄制作《员工行为规范教学视频》,所属各运营单位开展行为规范培训,增强员工规范服务意识及服务水平。围绕2022年站务员案例题库等培训资料,开展学习讨论,学用结合,以学促干,夯实业务基础,切实提高员工标准化规范化服务水平。
检查值岗员工着装情况
巩固培训成果 强化督查落实
持续开展人员着装、仪容仪表、配饰服饰等服务行为专项检查,以督查问题为案例开展普查普改,以点带面提升员工整体服务形象。所属各运营单位分别形成《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服务行为规范(试行)》落实方案,建立督查管理制度,加大对基层员工服务质量的监督管控。
开展车门故障处置培训
加强标准建设 强化基础管理
各运营单位组织开展《站务员操作规定》和《综控员操作规定》宣贯及培训工作。通过专项培训,使综控员、站务员掌握工作必须的业务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开展“服务之星”推荐工作
启动遴选“服务之星” 树立先进典型
启动“服务之星”推荐工作,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打造“服务之星”品牌。策划“服务之星”宣讲、示范等系列宣传工作,发挥服务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8号线王府井站自助环境建设
推进自助环境建设 规范温馨提示方式
在3月优质服务月期间开展自助出行环境专项调查,深挖乘客需求,以此指导自助环境建设。启动以8号线王府井站为试点的自助环境建设,根据车站现场需求,对车站整体流线进行视觉体系设计,通过规范温馨提示等方式对乘客自助服务加强宣传和引导。
清理站台屏蔽门
明确责任划分 提升保洁质量
修订并下发《车站、列车保洁管理规定》,进一步明确所属各单位对车站、列车保洁的管辖区域和责任划分,对质量标准进行更新。按照规定要求,加强车站卫生间保洁、深度保洁、特殊保洁、列车车辆深度保洁和洞体清洁的力度,将更新的要求纳入保洁招标和保洁合同,落实车站、列车保洁监管职责,开展保洁专项督查,促进服务环境清洁度全面提升。
排查电扶梯故障
设备精检细修 强化服务基础建设
对土建设施、无障碍设施、电扶梯等服务设备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并建立台账,能整改的问题立即整改,暂时无法整改的挂账督办。同时对服务设备设施整改情况进行督查并通报。
“接诉即办”工作
强化“接诉即办”办理 开展考评工作培训
制定“接诉即办”配套制度,优化问题督办、普查普改工作流程,强化问题解决力度;严肃申诉标准,严控申诉流程,强化申诉审核,杜绝“以申代办”。根据市12345中心关于考评工作的新要求,组织所属各运营单位及设备单位开展“接诉即办”考评专项培训会,对新要求进行解读,进一步提升办理水平。
司机驾驶列车安全运行
强化基础管理 完善规章制度
编制《北京地铁运营服务质量标准》,从行车服务、车站服务、列车服务等九个方面规范服务内容、服务范围,明确服务标准;修订完善《服务事件处置细则》,每月通报服务考核事件;定期开展服务督查工作,提升服务监督精准性和监督效能。
启动王府井站精品站项目
启动精品线精品站建设
召开8号线和王府井站精品线、精品站项目启动会,开展专项调研,梳理各渠道需求,研究达标标准,形成建设方案,通过经验提炼和方法输出以点带面广泛推进服务水平提升。
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是北京地铁努力的方向,北京地铁公司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持续提高员工服务素养、持续改善服务环境、持续强化服务管理,助力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四个服务”水平提升。
(供稿:北京地铁公司融媒体中心)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