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吴雪阳、朱敏、黄鑫如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
【资料图】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
京津冀等地普降暴雨到大暴雨
K396次列车
被困北京门头沟两天两夜
涌现出了许多感人的故事
这个引发全网爆赞的视频中
就提到了在列车上的人民解放军
其中5名来自东部战区陆军
他们是
直招军士陈嘉珩
上等兵肖家如
上等兵杨洁平
列兵赵伟
列兵鲁济争
物资不足、信号中断、随时有可能遭遇险情
——这是列车当时的滞留情况
军龄1年左右、平均年龄22岁、以义务兵为主
——这是五名战士的基本情况
兵龄短、年龄小
在集训归队途中遭遇重大险情
这五名战士
在被困的105个小时里
都经历了什么?
01
换上军装,挺身而出
“列车上有没有军人、党员?”
31日上午,已经滞留一天一夜的K396次列车广播里响起列车长的声音。
窗外的暴雨如注,超出预期的滞留时间,彻底失联的状态,让列车中的乘客行坐不安。
“我!我!我这里有5名现役军人,我们能帮上什么?”几名战士找到乘务员,了解到列车正处于低洼地区,基站被洪水冲毁,联系不上外界的列车,随时可能会遇到山洪,必须立马对乘客进行转移!
“劳烦你们换上军装,老百姓看到你们心里踏实些。” 面对列车长的恳求,五人立刻换上军装与列车员组成临时救援小队,受领任务,开始分工,决定立刻带领全车近千人动身转移。
“当天根本没有其他的想法,就觉得自己是一名军人,要保护好身边的群众,他们有困难我就得上。”陈嘉珩回忆道。
乘客们因长时间的停靠,焦躁情绪在这时快速爆发,此时身着迷彩服的他们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有分量,“大家请放心,我们是乘客,更是人民解放军,在这里协助铁路部门的工作,为了大家的安全,现在请跟随我们转移至附近社区避险。请相信我们!”
“跟着解放军,我们放心!”素不相识的人们此刻默契地相信穿了军装的他们,不安的情绪也渐渐安定下来。
从便装换上军装,他们不再只是K396次列车上的乘客,而是一车受困群众的主心骨,更是大家心中的希望。
02
转移行动,安抚乘客
31日下午,5名战士、10节车厢、500余名乘客。目的地是3公里外的落坡岭社区。
持续的磅礴大雨、忽浅忽深的路面、未知的山地环境,一路上,五人一边维持队伍秩序一边帮助疏散乘客。
遇到腿脚不便的乘客,几名男同志硬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背了几公里,踏着泥泞的土路把乘客安置到了落坡岭社区。
车上还有个40人的研学团,孩子陷入害怕的情绪中,肖家如作为在场唯一的女军人,一边宽慰孩子,一边与四名老师一起护送着孩子们转移。
乘客转移到落坡岭社区后,困难并没有被解除。
一个是物资问题。
由于落坡岭社区常住人口不足400名,以老年人居多,一下子涌入近1000名乘客,加上暴雨导致停水停电,物资十分匮乏,尽管社区居民们已经捐献出了所有的食物,但还是远远不够。
▲居民提供的黄瓜蘸酱
排队分发粥时,战士们怕其他乘客不够吃,说:“我不吃,让老人小孩先吃”。就这样,战士们把居民分给他们的食物,全部分给了其他乘客,一天一夜里,这几名战士只吃了块饼干,就如开头视频里说的那样。
还有一个就是住宿问题。
孩子们安置到了条件最好的社区大礼堂里,但毕竟缺少铺盖,战士们担心孩子们着凉,他们又趟回泥泞的路,返回车厢取被褥。
晚上孩子们一直哭着说,想家想妈妈,女兵肖家如将孩子聚在身边,“大家想不想听睡前小故事?”“姐姐,我想听你当兵的故事”。肖家如仿佛一时成长了许多,成为了孩子们的大姐姐。
能够避雨的楼房有限,老人安置在部分空房间,其他乘客安置在社区居民的家中,能住人的房间都住满了人,剩下的只有四面透风的凉亭。四名男同志便靠在凉亭里眯一会,把外套脱下来盖在身上勉强维持体温。
“你们肚子还饿么?我现在都感觉不到了,明天得再想想办法,不然还得饿”,四人你一语我一语地睡了过去……
03
探寻出路,步步维艰
时间回到31号傍晚,在安顿好所有乘客后,为了能更快跟外界取得联系,陈嘉珩、杨洁平和赵伟顾不上疲惫,同社区人员一起寻找能去其他村庄的路,查看能否寻找到物资、水源和通信信号。
一路上,山石随处掉落,铁轨早已塌陷,没有任何地图、指南针的他们,踏着不知深浅的泥路向未知和希望前进。“一眼看过去,除了泥水就是树枝”,找路过程中,遇到了只剩半截的断桥,三人只能无功而返。
▲当时现场环境
8月1日当天,K396列车上的乘客已经被困了两天两夜。对于他们五个人来说,这是他们过的最难忘的一次建军节。
通过卫星电话,落坡岭车站收到了会有空投的消息,暴雨中陈嘉珩等人同落坡岭社区救援队一同等待直升机空投。
该救援队队长贠鹏也是一名退伍老兵,在空地将五名战士还有部分乘客集合,利用红绿旗、画地标等方式,教他们引导直升机起落等相关救援知识。“我曾经也是一名军人,就当我重回一次部队,当一次你的班长!”
在老班长的带领下,五人现学现用,杨洁平回忆道“我拿着红绿两面旗,学着老班长的样子在手中挥舞,更加感受到了当兵的意义。”
▲救援小队和铁路工作人员合影
8月2日凌晨,第一批328名旅客开始向山下转移,于拂晓前抵达斜河涧车站,乘坐接驳列车到达北京丰台站。终于获救了!
昼夜不停的转移探路工作,强烈的饥饿感、近千名乘客的安置,让五名战士的身体超负荷运行,本就发烧的赵伟感到前所未有的虚弱,一上接驳车,五人就沉沉昏睡过去……
其实,作为乘客,这五个20岁出头的年轻人何尝不害怕,但作为军人,使命在肩,担当战胜了恐惧。
让他们在疲惫中坚持下去的,是小朋友们一声声的“解放军叔叔”,是村民口中亲切的“人民子弟兵”,是乘客信任的“救我们的人”。身边的每一位受困人员都信任着身穿迷彩的他们。
陈嘉珩、肖家如、杨洁平、赵伟、鲁济争
向这五名同志致敬!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行业信息网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备案号: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