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大数据揭秘常年立冬期间十大降温最猛城市!

来源: 北京交通广播 时间:2022-11-07 09:35:27

导 读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资料图片)

今天(11月7日)我国进入立冬节气,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寒冷冬季的开始。立冬也是一年中寒潮过程最多、气温下降速度最快的节气,立冬后入冬进程加速,冬季前沿将跨越秦岭淮河。

注意!气温最容易暴跌的立冬到了!

立冬北京晴天开场,最高气温回升至17℃

据市气象台7日6时发布,今天白天晴,北转南风二三间四级,最高气温17℃;夜间晴间多云,南转北风一二级,最低气温1℃。今日立冬节气,天晴气爽,气温回升,适宜户外活动和开窗通风,但昼夜温差大,早晚寒冷,早出晚归注意添衣保暖

需要提醒的是,10日—14日冷空气活动增强,北京预计气温下降,最低温跌至0℃。11日前后还可能有降雨过程。

入冬进程加速

冬季版图占据我国半壁江山

立冬分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意味着在这个节气里,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在北方就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与野鸡线条颜色相似的大蛤。

寒潮最多降温最猛!

大数据揭秘立冬十大降温最猛城市

所谓“立冬一日,水冷三分”,立冬也是全年降温最猛的节气,尤其是北方已进入“以风鸣冬”的寒冷时节。

在这个降温最猛的节气里,东北、华北地区的城市气温最容易暴跌。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1991年至2020年省会级城市立冬节气期间平均气温变幅发现,降温排行榜前十全部位于北方,其中哈尔滨位居榜首,降温幅度达6.7℃;长春和乌鲁木齐以6.5℃和5.8℃位列二三位。

立冬时节宜补冬

这份御寒食物清单请收好

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为了抵御寒冷,民间有“立冬食补”的习俗,每逢立冬日这天,南北方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

在北方,立冬节气习惯吃饺子,医圣张仲景曾发明“祛寒娇耳汤”,其中娇耳说的就是饺子,民间谚语有云“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在南方,立冬时人们会吃些热量较高的食物进补,比如广东、台湾等地一般会“打边炉”,也就是吃火锅,江浙一带进补的食材则是以鸡鸭鱼肉为主,如姜母鸭、糖醋鱼等。

提醒您

立冬后天气渐寒

羽绒服、帽子、围巾、手套

这些御寒装备不能少

及时添衣

预防感冒

提醒身边的那个TA吧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热门推荐

北京:鼓励公众了解中轴线

2022-11-07   金台资讯

历时五年自主研制 我国首条35千伏环保电缆投运

2022-11-07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热闻】智能制造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2-11-07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体坛早七点(2022.11.7)

2022-11-07   人民体育

每日快讯!13万亩青绿,一甲子的守护

2022-11-07   中青网新闻派

迟到的Supreme 不再的抢购盛世

2022-11-07   北京商报官方账号

全球时讯:戏曲文化周展现“国戏风华”

2022-11-07   北京青年报官网

最雅致的对联

2022-11-06   书法易

灵光诗刊第84期(20221105)

2022-11-06   灵光诗院

2022北京马拉松开赛

2022-11-06   新华网

今日观点!500余骑友世园公园享“骑乐”

2022-11-06   北京青年报官网

新资讯:石景山区新增中高风险区

2022-11-05   北京石景山

今头条!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9号卫星

2022-11-05   北京日报客户端

天天看点:新宝1平台一38cp·com

2022-11-05   南郭明明

观热点:志愿一线,熠熠闪光

2022-11-05   文明北京

中国首家门店,关闭

2022-11-05   速豹新闻网

延庆区上过国宴的红富士苹果熟了

2022-11-05   北京商报官方账号

北京为应届毕业生提供青年公寓

2022-11-05   中国教育新闻网

圆明园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2022-11-05   光明日报

长知识丨贡院是一种什么建筑

2022-11-05   大道知行

这条穿越700多年的中轴线,有了新变化

2022-11-05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医学人文|有“人情味”的沟通

2022-11-04   京城健康守护者

愁心事儿找他们,准没错!

2022-11-04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

世界短讯!北京html5培训哪个好

2022-11-04   IT千锋教育

北京:新司机交通违法率纳入驾校质量考核

2022-11-04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我们为什么需要市集?

2022-11-04   商业评论杂志

环球热门:本土新增“704+3167”

2022-11-04   人民网科普

“国礼”也可以很新潮

2022-11-04   光明日报

遇到事儿,第一个想到谁?

2022-11-03   正警事儿

颜秉卿 捏塑

2022-11-03   大伟视界

环球今亮点!乘S1线感受“贴地飞行”

2022-11-03   北青社区报京西版

【独家焦点】首钢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2022-11-03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2021年中国创新指数比上年增长8%

2022-11-03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行业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