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悖论是什么(节俭悖论)

来源: 万能网 时间:2022-12-22 17:50:23

节俭悖论是什么,节俭悖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1936年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了著名的“节约悖论”(Paradox of thrift),即节约对于个人来说是好事,是一种值得称赞的美德,但对于整个国家来讲,则是一件坏事,会导致国家经济的萧条衰败。

2、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凯恩斯还引用了一则古老的寓言:有一窝蜜蜂原本十分繁荣兴隆,每只蜜蜂都整天大吃大喝。


(资料图片)

3、后来一个哲人教导它们说,不能如此挥霍浪费,应该厉行节约。

4、蜜蜂们听了哲人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迅速贯彻落实,个个争当节约模范。

5、但结果出乎预料,整个蜂群从此迅速衰败下去,一蹶不振了。

6、凯恩斯上述观点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界得到了相当普遍的认同,许多不同版本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都相当醒目相当郑重地向读者介绍阐述这一思想。

7、凯恩斯上述思想也可通过数学方式推导出来。

8、以最简单的两部门经济为例:其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I=S,即投资=储蓄。

9、其中 S=Y-C,即储蓄=国民收入—消费而消费则被假定为一线性函数:C=C。

10、+cY,其中C。

11、为不受收入影响的自发消费,c为边际消费倾向,即增加的消费占增加的收入的比重。

12、由于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不变,c同时也为平均消费倾向,即消费占收入的比重。

13、于是有:S=-C。

14、+(1-c)Y又假定投资固定不变,即:I=I。

15、于是得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方程:I。

16、=-C。

17、+(1-c)Y解之得:均衡的国民收入Y*=(C。

18、+I。

19、)/(1-c)在这一式子中,c作为边际消费倾向,是一个小于1的数,当c变大时, 1/(1-c)的值变大,国民收入Y*增加;当c变小时,1/(1-c) 值变小,国民收入Y*变小。

20、这意味着,当国民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将会导致更多的国民收入,使整个经济呈现繁荣局面;而当国民降低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时,则会引起国民收入下降,使整个经济陷入衰退。

21、简而言之,就是:挥霍导致繁荣,节约导致萧条,这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节约的悖论”。

22、“节约的悖论”提出来以后,常常使人迷惑不解。

23、根据一般人的常识,一个家庭也好,或一个企业也好,或一个国家也好,如果大家都挥霍浪费,很快就会吃光喝光,破产衰亡。

24、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有两句诗说得好:历览前贤家与国,成由勤俭败由奢。

25、那么,凯恩斯提出的上述观点,又该如何解释呢?笔者个人认为,要理解这个问题,关键是要注意到: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分析,是在非自愿失业存在的前提下进行的短期、静态分析。

26、通俗地讲,就是经济陷入了严重的萧条状态,市场上有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中,找不到销路,也就不能计入国民收入统计数字中。

27、显然,如果国民增加消费,积压的产品就能实现其市场价值,从而使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增加;反之,如果国民减少消费,积压产品增加,统计到的国民收入数字就会下降。

28、这就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分析的实际意义所在,说穿了,凯恩斯提出“节约悖论”实际上不过是推销积压产品罢了。

29、但现实经济并非保持静态不变,而是一个动态过程。

30、从长期、动态的角度来看,人们会将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投资,以增加生产能力,从而使经济趋向更加繁荣。

31、相反,若只图眼前繁荣,大肆挥霍浪费,则会影响未来经济发展,甚至导致经济停滞和崩溃。

32、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一般人们强调节约,反对奢侈浪费。

33、在这里,需要提醒读者注意:千万不要将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混为一谈。

34、一般地,静态分析的结论常常与动态分析的结论不一致,甚至截然相反。

35、如静态地来看,当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时,该商品需求量会增加,但是动态地来看,则有“买涨不买跌”之说,即当一种商品价格动态地随着时间下降时,消费者将持币待购,从而导致市场需求量下降。

36、再如西方经济学中著名的“消费函数之谜”实际上也是混淆了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结果。

37、静态地来看,一个人收入越高,其用于消费的比例越低,但动态地来看,在人们收入随着时间增加的同时,人们的消费需求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结果消费在收入占的比例并不下降。

38、所以,当库兹涅茨试图用动态统计资料来验证凯恩斯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定理时,就会弄得混乱不堪了。

39、另外,还要注意到凯恩斯的分析是一种总量分析,没有具体分析消费结构与收入结构。

40、在凯恩斯看来,只要增加消费在收入中的比例,就能增加国民收入。

41、其实不然。

42、抽象地来讲,个人收入的一部分会用于消费,另一部分则用于储蓄,而储蓄则会通过金融机构转到厂商手里,用于增加投资。

43、这样厂商生产的产品就会全部销售出去,其中一部分被消费者购买用于消费,另一部分被其它厂商购买用于投资,整个国民收入就实现了充分就业的均衡。

44、但实际上,厂商生产的产品并不会完全销售出去,原因在于产品结构与需求结构不一致。

45、例如,中国在2000年前后,市场上积压了大量彩色电视机,尽管彩电价格一降再降,但市场反应却十分冷淡。

46、为什么呢?因为消费者家庭已经普遍购买了彩电,整个彩电市场已经饱和。

47、消费者手里尽管有钱,但并不会用于购买彩电。

48、于是进一步影响到彩电厂商也不会进一步增加彩电生产投资。

49、这样,就导致了市场疲软。

50、在这种情况下,单纯地刺激消费或刺激投资,必然徒劳无功。

51、那么怎么办呢?唯一的出路只能是调整产品结构,使之与需求结构相一致。

52、更明确地讲,必须开发新兴替代产品,使之与消费者潜在的市场需求结构相一致。

53、例如,在模拟信号彩电市场饱和的情况下,应该开发数字化的液晶彩电或等电离子彩电,这样消费者手里的钱就会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从而使市场走出萧条的困境,逐渐复苏起来,进入新一轮的繁荣佳境。

54、而要开发新兴替代产品,必须有大量投资支持,从而必须有大量居民储蓄。

55、从这个角度来讲,节俭非但不会导致经济萧条,反而会促进经济增长,因而它依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美德。

56、总之,在学习凯恩斯“节约悖论”时,必须明确凯恩斯观点的前提,弄清凯恩斯使用的分析方法,搞清凯恩斯观点的实质内涵。

57、绝不能不问前提不问条件,随处套用。

58、特别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刚刚进入小康阶段,整个国家经济实力还相当薄弱,更不能依据凯恩斯观点,大肆鼓吹刺激消费。

59、让我们跳出凯恩斯短期、静态、总量分析思维的框框,着眼现实经济生活,换用长期、动态、结构分析的思路,为明天的经济发展着想,继续保持和发扬节约的美德吧。

60、只要节约下来的钱,用于投资,用于开发适应消费需求的新兴产品,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61、当年有人劝告凯恩斯从长远考虑问题时,凯恩斯曾很不耐烦地说:“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我们都死了。

62、”凯恩斯已经死了,他可以不管明天,但我们还活着,我们绝不能不管明天。

63、“节约悖论(Paradox of thrift)”是凯恩斯推广的而流行的一种理论,虽然一直说早在1714年在蜜蜂的寓言,和类似的情绪可以追溯到古代,根据凯恩斯主义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储蓄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

64、但根据储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反方向变动的理论,增加储蓄会减少国民收入,使经济衰退,是恶的;而减少储蓄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是好的,这种矛盾被称为"节约悖论"。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热门推荐

条的拼音(条的拼音)

2022-12-22   万能网

多措并举 城乡宜业更宜居

2022-12-22   人民日报

北京交警提醒:今日无尾号限行措施

2022-12-22   北京日报客户端

刘和财个人简介(liuhecai)

2022-12-22   万能网

“五个一”共享计划助居民渡难关

2022-12-22   北京青年报官网

【时快讯】南京(nj)

2022-12-21   万能网

Kpop明星李夏怡

2022-12-21   万能网

王力生:从“菜鸟”到技术“大拿”|今日热门

2022-12-21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踢英语(tiyin) 世界观焦点

2022-12-21   万能网

组团出海 提振外贸|世界微动态

2022-12-21   人民日报

珠峰种子萌发记

2022-12-21   人民日报

北京买房:理清思路,购房建议688

2022-12-21   章哥说买房

重庆、浙江等多地宣布无症状或轻症可上班

2022-12-21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动态:数字化转型下的海淀教育之变

2022-12-21   中国教育新闻网

迎峰度冬 中国大唐全力增库存保供应 每日热文

2022-12-21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进出京客车有序恢复

2022-12-21   北京青年报官网

本溪高中排名一览表

2022-12-20   万能网

Docker 部署Redis哨兵_即时

2022-12-20   腾讯云

怀柔科学城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2022-12-20   怀柔融媒

北京欢乐谷23日起恢复开放

2022-12-20   中国新闻网

全体考研er,记得做核酸!

2022-12-20   中国教育在线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行业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