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微动态丨迎战重症高峰 他们拼尽全力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时间:2022-12-31 06:38:14

12月24日晚,史女士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急诊科,等待载着父亲的急救车。她的父亲80多岁了,突发心梗。

急救车到了。急诊室“人山人海”,但医院让他们跳过挂号环节,直接带史女士父亲去做心电图,值班大夫确认结果后,立刻将老人送进抢救室施救。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我父亲的血管居然被通开了,并装上了支架!”史女士通过市长热线转达自己的谢意,“你们的急救有条不紊,及时抢救每一个病危的患者,作为病人家属真心感谢!”


(相关资料图)

作为北京市门急诊接诊量最大的综合医院,北医三院患者就医需求旺盛。在医护人员相继感染新冠病毒、在岗率最低50%的情况下,2022年12月以来,该院门诊接诊患者已超过26万人次。由于感染人数基数大,高龄、危重症患者比例不断攀升。

“保健康、防重症”成为新冠病毒感染防控的目标后,全力展开对重症患者,尤其是老年重症患者的救治,想尽办法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成为近期北京各大医院的常态。“举全院之力”,在这场与新冠病毒感染重症高峰的战斗中,成了医疗机构的普遍写照。

北医三院急诊科迅速增加就诊单元,医院扩容急诊抢救室,将原急诊输液室、医生办公室改造为临时抢救室,抢救床位增加了两倍。同时,医院还增加了留观床位,紧急调配100余名医护支援急诊工作,并根据需求持续动态补充。

随着患者需求的增多,北医三院加快完成综合ICU、专科ICU的改造扩容,随时准备收治危重症患者;打破内外科病房划分,统一布局,将符合条件的普通病房升级改造为呼吸亚重症病房,尽最大可能快速收治危重症患者。

作为国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领域的顶级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以12月26日为例,朝阳医院接诊急诊发热患者1763人,数倍于平时的接诊量;抢救室接诊危重症患者85人。”朝阳医院党委常委、急诊医学科主任郭树彬介绍,12月15日起,朝阳医院依托呼吸、急诊、重症医学、心血管、神经等专科优势,组建综合救治病区,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疏解急诊压力;同时,通过整合床位资源、重症监护病房改造、重症理论和实操培训等,加强重症资源储备。截至12月26日,朝阳医院综合救治病区累计收治重症患者527人。

在这场与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对抗中,120急救员成为重要的生命摆渡人之一。但突如其来的感染高峰,一度让拨打120的患者需要等待较长时间。

在过去近一个月里,贾立琦奔跑在院前急救一线,即便在自己感染期间,或同车护士不能到岗的状况下,她都几乎没停过。

她说,在这轮疫情中,很多老人需要紧急救助,她会拼尽全力。而“拼尽全力”,是近期北京院前急救人员常说的一句话。北京市朝阳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主任陈焜也希望调集更多的资源,保障每一个紧急电话打进来后都能有反馈。

近期,北京市扩容120接听调度席,增加急救车组,确保老百姓拨打的120电话能“接得起来”,救护车能“派得出去”。朝阳区等多个区还开始执行新政,由区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负责转运部分最需要紧急救助的患者。

陈焜说,区级紧急医疗救援中心以往不直接参与急救车辆的派单调度,由于近期全市派单量持续增加,北京市急救中心将接听的朝阳区120求助信息转接至辖区,区紧急医疗救援中心需对信息进行梳理,并结合患者情况进行分级分类派单。

为确保派单接得住,朝阳区120将接听席位从过去的8个扩充至20个。陈琨说,这些席位需要“7×24”小时有人值守,这意味着要有100多人的团队轮番作战,才能确保电话接得起来。

除了接听席扩容外,救护车辆也比前期有更多的投运。以朝阳区为例,全区150辆抢救型救护车已全部投入使用。目前,北京有不少爱心车队参与到急救转运中,只承担运送任务。

陈焜说,近期,朝阳区集结了千余名医护人员,编为314个救护组,承担紧急救护职责。近7日来,朝阳区120日均出车都突破千次。陈琨说,尽管有的患者拨打120后还需要等待,但朝阳区120目前已能实现“日清零”,而且“日清零”的时间越来越早。

针对特殊人群,北京各大医院也在全力保障绿色通道畅通。

作为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顶级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针对卒中、孕产妇等特殊人群,及早制订了救治策略,例如对卒中患者,进一步整合神经内外科、神经介入、ICU等各学科资源,将各环节流程前置,畅通从急诊收治到溶栓或手术取栓的全流程,确保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合并卒中的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也有一些患者来医院只是为了开药。为满足这部分群众的需求,12月14日,朝阳医院在朝阳体育馆开放第二发热门诊。据朝阳医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张玉华介绍,目前第二发热门诊每日接诊患者600人次左右,人数有下降的趋势。

此外,通过互联网医院提供新冠病毒感染在线问诊服务,分流轻症患者,也成为各大医院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为区域内重要的三级医院,北京市垂杨柳医院也正在竭尽全力救治生命。在病房,诊疗小组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实现1名医生看护2-3名重症患者的医患配比。

“我们的医护人员每天连续工作14到19个小时,全力做好患者的抢救工作。”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急诊科主任顾伟表示。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热门推荐

中国电信ai打印:全球快看

2022-12-30   万能网

当前动态:广西实现“县县通高速” 4条高速同日通车

2022-12-30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手把手教你搭建Hexo博客

2022-12-30   腾讯云

接入bilibili直播开放平台

2022-12-30   腾讯云

实力出圈,赛诺秀捧回追光大赏双项大奖

2022-12-30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午饭团队_午饭团-今日最新

2022-12-30   万能网

北京成文旅融合榜单“领头羊”

2022-12-30   北京青年报官网

餐饮老字号备足腊八粥、腊八蒜迎客

2022-12-30   北京商报官方账号

前沿热点:76火线魔盒官网

2022-12-30   万能网

基于Hexo搭建静态博客

2022-12-30   腾讯云

金立v9游戏手机广告_金立v9

2022-12-30   万能网

元旦小长假,天气给力宜出行-世界通讯

2022-12-30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电信千兆小区覆盖率达80% 环球热议

2022-12-30   北京商报官方账号

谢谢,高龄独居老人的守护者!

2022-12-30   北京日报客户端

超级解霸2001_超级解霸2010

2022-12-30   万能网

【2022年终报道】寻趣绿野

2022-12-30   新华网

1180年什么朝代_11808:百事通

2022-12-30   万能网

京唐城际铁路今日开通运营

2022-12-30   北京青年报官网

米app成仁Tik Tok

2022-12-29   万能网

金声古筝

2022-12-29   万能网

生以啜芳华,行而沐春光

2022-12-29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redis总结

2022-12-29   腾讯云

报道:北京东城区北极阁路全线贯通通车

2022-12-29   北京青年报官网

护国寺小吃起源店推出二十种粥料迎腊八

2022-12-29   北京青年报官网

北京12月30日晚高峰出行集中 交通压力大

2022-12-29   北京青年报官网

请上潮汇聚国潮服饰,助力国潮焕发新生机!

2022-12-29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全球讯息:玲珑女_玲彩

2022-12-29   万能网

2022年我国竞技体育成绩优异

2022-12-29   人民日报

“阳”了,先别急着奔医院

2022-12-29   央广网

北京电信营业厅爱心翼站已达137家

2022-12-29   北京商报官方账号

北京买房:理清思路,购房建议696

2022-12-29   章哥说买房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行业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