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救治】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呼吸” |《人民画报》探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来源: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时间:2023-01-09 19:36:52

每个冬天


【资料图】

都是医院急诊科最为忙碌的季节,

而这个冬天的情况则尤为严峻。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增加,

大量患者前往医院寻求医疗救治,

医疗系统面临巨大压力。

2023年伊始,《人民画报》记者

前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用镜头记录下了医护人员

辛勤工作、救死扶伤的感人瞬间

清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院总智慧

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从早上八点见到智慧的第一面起

她的手机就一直响个不停

清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院总智慧匆匆赶到急诊,查看一位患者的胸部CT片。这位患者患有肺癌,感染新冠病毒后病情加重在家卧床,他的儿子拿着胸部CT片来到人民医院急诊,希望能尽快入院治疗。

出生于1995年的智慧来自宁夏银川

本硕博连读

20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

从2022年12月开始担任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院总

院总,是住院总医师的简称

主要负责安排患者住院的时间

协调跨科会诊

指导下级医师的医疗行为

跟上级医师做手术

还要对所轮转病区的所有病人负责

所以也被称为科室的“大管家”

智慧在急诊楼打电话跟各个科室沟通情况协调床位。她每天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协调住院床位,保证情况最危急的患者尽快入院治疗,所以她的手机必须保持24小时开机。

面对不断增多的病人

智慧迎来了职业生涯中

最严峻的一次挑战

智慧在查看一位患者的胸部CT片。由于患者数量居高不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目前采用双院总制,保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智慧在急诊楼查看一位老人的病情。这位老人在这里等候床位。由于病床紧张,不少患者滞留在急诊楼等待入院。

智慧在急诊楼查看一位做过外科手术的患者背部术后导流情况。她每天上午都会来急诊巡视患者,评估患者病情,确保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尽快住院治疗。

当下,医疗系统正面临着巨大压力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迟骋告诉记者

最近一段时间,急诊科接待的主要是

由于新冠病毒感染引发的呼吸衰竭

胸闷胸痛的患者

接诊量也比往常多很多

智慧(右)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中)沟通患者情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正在查看患者资料。他从2011年起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主要负责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

工作岗位上的迟骋

手边离不开一个繁琐的表格

表格上记录了急诊室每一位患者的

详细情况及治疗明细

并根据具体情况实时更新

以方便医生准确、及时地掌握

每位患者的病情及用药治疗情况

从每天早上接班开始,一直到晚班

这个表格至少要更新六个版本

工作岗位上的迟骋手边离不开这个繁琐的表格。

又有新的患者被急救车送来,迟骋接收患者,向护士交代注意事项。

在连续高强度的工作下

不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也纷纷感染

作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院总

智慧是出现症状比较早的一批

但她一共休息了没几天

就回到了工作岗位

因为她知道还有许多患者在等待救治

急诊科护士长周颖说

急诊科每一位护士都感染过新冠病毒

由于人手不足

护士们大多一退烧

就纷纷返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分诊台,忙碌的护士,心情急迫的患者和家属。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紧张忙碌的护士们。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一位患者呼吸急促,血氧含量降低。护士长周颖为其运去氧气瓶,安排患者吸氧缓解症状。周颖告诉记者,对于因新冠病毒感染入院的患者来说,氧气是关键。由于氧气管线无法满足持续增多的患者的吸氧需求,医院准备了氧气瓶,因此急诊室的护士每天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为患者送去氧气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周颖(左)带领护士推行平板车,准备接收急救车新送来的患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急救车送来新的患者,护士和急救车工作人员做交接工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和患者家属匆忙的脚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为患者调配注射针剂。

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里

一退烧就返回工作岗位的医护人员还有很多

他们不顾自身安危

用夜以继日的守护

保卫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护士们开晨会布置工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副主任李冉带领医生们查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在患者床边查看仪器情况。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马蕊(右)与同事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正在扫描药物上的二维码,核实药物信息。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长丁璐(右二)与同事协同配合,为一位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俯卧位通气是指将患者采取趴卧姿势,让其受压迫的肺泡更容易舒展开,改善和提升血氧饱和度,同时便于气管分泌物的排出。重症监护室的患者身上布满管道,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因管道打折或脱落而发生危险。为了找到最平稳的翻身方式,护士长丁璐带领护士们亲身试验,创造性地采取“三明治翻身法”,有效保障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外科医生范桄溥对比查看一位患者的胸片。这位73岁的患者曾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过冠心病手术,今年初因新冠病毒感染入院治疗。因肺部感染严重,该患者入院后很快就插上插管式呼吸机辅助呼吸,并使用了体外膜肺氧合(ECMO)。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肺部影像呈现明显好转,生命体征也很稳定。1月6日下午,该患者成功实现插管式呼吸机脱机。

入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

依旧忙碌......

入夜,依旧忙碌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

X 关闭

热门推荐

环球热点评!热水瓶能煮粥吗?

2023-01-09   南方养生网

天舟8 5破解版注册码

2023-01-09   万能网

北京发布6个城市低碳场景

2023-01-09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方重工进入欧洲商用车厂家供应商名录

2023-01-09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砝码检定步骤_砝码检定

2023-01-09   万能网

北京多区今年探索创新养老服务

2023-01-09   北京青年报官网

两岸一家亲 400余件闽台艺术品亮相国博

2023-01-08   中国日报中文网

独角戏与一群戏剧人的突围

2023-01-08   南方人物周刊

山推新能源一体化设备批量交付|环球最资讯

2023-01-08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中国石化进入泰国成品油市场

2023-01-08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国内在建最大火电项目第3台百万千瓦机组投产

2023-01-08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本市多区今年增设中小学学位

2023-01-08   北京青年报官网

如何更好的输出应用日志

2023-01-07   腾讯云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行业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