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即时:海淀区获评全国科普示范区

来源: 北青都市 时间:2023-01-31 22:45:04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名单。其中,海淀区成功上榜。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是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的具体举措,是基层科普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也是提高区域全民科学素质,实现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海淀区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海淀区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同时,不断推动科普全面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依托政策、人才、技术等科技资源,不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和水平,高效投入、高标建设,高质量打造有高度、有广度、有深度、有海淀区特色的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力以赴提升全区公民科学素质,奋力营造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浓厚氛围,凝心聚力开创科技强区新格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周密统筹,为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任务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资料图】

拓宽工作渠道打造科普工作“共同体”

海淀区作为科教大区,努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普网络,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31%,位居全国地市级首位。以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小组办公室75家成员单位为基础,29个街镇科协组织全覆盖;建立了1212家社区(村)科协(科普)组织;成立了151家企业、园区、楼宇科协;驻区97家全国学会,89家市区学协会;87家市区级科普基地;218所中小学校以及驻区213家科研院所、39所高校、1060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构成了海淀科普工作的“共同体”。在2022年全国科普日海淀主会场活动上,启动了“建设科技馆之城、打造科普文化之路”成员单位联盟,组成了我区五个层级的科普场馆体系。

创新性地成立了海淀融媒科协分中心,大力推进科学传播融媒体平台建设。构建海淀全媒体科学传播网络,重点对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项目、科学人物、科普活动报道的宣传;联合北京科技报、海淀区融媒体中心打造首届海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让科普资源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平面媒体到全媒体的融合转变。

发挥人才优势打造科普利用“海淀模式”

截至2022年9月,在海淀区工作或居住的两院院士共有636名,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5%,占全市的76.72%。为进一步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持续推进院士与科技人才资源的科普利用工作,努力构建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成立全部由院士组成的海淀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专题制作25部《印迹》院士精神微纪录片,展现出科学家精神风范和价值真谛。成立中关村科技创新干部学院,聚焦国际水准、世界一流的要求,以中关村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基础,以弘扬新时代中关村精神为重点,以吴建平、江亿、刘忠范等院士在内的20位顶尖专家作为特聘专家,为海淀区处级领导干部、中青年干部授课。同时加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搭建高水平科普服务平台利用中央驻区科研机构、大学院所的科普资源,精选出一支院士专家组成的科普讲师团队伍,以“菜单式”开展海淀创新大讲堂。

在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方面,成立了全国首家中学科协——八一学校科学技术协会。启动了推“双进”助“双减”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进校园项目,依托中科院,清华,北大,北航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老中青年科学家群体,建立海淀强大的科普教育的“国家队”,树起科技科普资源赋能“双减”工作的“海淀样板”。2020年以来举办各类科技赛事50项,获国家级奖项150余项,市级奖项1500余项,区级奖项3万多项,已打造出青少科普科幻创作品牌,每年近两万名学生参与,实现全区两百余所中小学全覆盖。联合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数学科学系、生命科学学院、中科院理化所作为指导单位按五大学科开展了线上青少年科普节,每年参与学生4万余人次。

创新品牌活动打造全民科学素质科教平台

自2020年以来,“科普之春、科普之夏、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主题活动期间,全区纲要办各成员单位、各街镇科协、企业科协、科普基地等单位以五类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为重点,围绕前沿科技、智慧农业、医疗健康、科技冬奥主题开展精准化、多样化的线上、线下科普活动66138场,受众人数6031万人次。面向公众发放科普宣传册1584万份;制作科普展板60857块;举办各类青少年科技活动6738次,参与人数112.5万人次。科普讲座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云端共举办96839场,受众人数39245万人次。建设社区科普宣传栏(屏)13925块。推送各类微信公众号发布科普信息807.37万条,在抖音、网易新闻客户端、微博开设科普宣传栏目,最高阅读次数达177万。科普中国信息员队伍建设在北京市注册排名第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体现出近年来海淀区科普条件和能力的不断增强,科普工作成效越发显著。接下来,海淀区将积极发挥全国科普示范区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构建全域科普体系,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北京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编辑/李晓萌

来源:海淀区人民政府

X 关闭

热门推荐

北斗农机赋能北京顺义农业生产

2023-01-31   中国日报中文网

北京2023年计划新建5G基站1万个

2023-01-31   通信世界

onebyone_关于onebyone的介绍

2023-01-31   万能网

迎兔年 兔儿爷有了新形象

2023-01-31   中国旅游报

世界热点!2月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2023-01-31   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

北京首个!二环这里“变身”了!

2023-01-31   北京交通广播

来了!新闻早班车_焦点关注

2023-01-31   塔河宣传

中科炼化入选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

2023-01-31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兽组词_汉字兽怎么组词

2023-01-31   万能网

乏怎么组词_乏读音及解释

2023-01-31   万能网

北京3600余政务事项延伸至北三县

2023-01-31   北京青年报官网

中数是什么数字

2023-01-30   万能网

美团申请注册袋鼠家商标

2023-01-30   智能相对论

新春走军营丨无名湖哨所官兵节后开展巡逻任务

2023-01-30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融媒体

读好“明白书”种好毛葡萄

2023-01-30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

国内首个无人智能系统研练基地正式挂牌运营

2023-01-30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北京买房:理清思路,购房建议719

2023-01-30   章哥说买房

锦和商管中标北京天宁寺项目运营管理

2023-01-30   证券时报e公司

《遇见未来》主题展在京启动

2023-01-30   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

我国首艘具备破冰能力的大型航标船正式列编

2023-01-30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行业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