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2月4日
(资料图片)
是农历立春
也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
成功举办一周年的日子
去年今日
北京2022年冬奥会正式开幕
时光流转
冬奥一周年之际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
精心策划了一场“冰雪盛宴”
记者带你720度重游冬奥场馆
点击地图,你将穿越到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延庆奥林匹克园区
首钢园区这三个地方
一同回忆往昔荣光,见证当下可持续发展
后冬奥时代
奥运场馆赛后利用情况是什么样?
场馆都有哪些好玩、好逛的体验项目?
冬奥人有哪些难忘的冬奥记忆?
戳图片,尽享“冬奥记忆·VR之旅”
↓↓↓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
北京冬奥会期间,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里共诞生了10项奥运纪录,“冰丝带”当之无愧“最快的冰”!冬奥赛后“冰丝带”向公众开放以来,完成了由“最快的冰”向“大众的冰”的转变。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走进场馆感受冰上运动魅力。
321……带你上“最快的冰”↓↓↓
在国家速滑馆
“冰丝带”里留下了很多
难忘动人的冬奥故事
这是国家速滑馆的冠军纪录墙
你知道第一个写在这面纪录墙上的
是哪个运动员吗?
中国男子速度滑冰运动员高亭宇比赛前
现场DJ播放了什么音乐?
听当时国家速滑馆体育展示团队的
中方制作人李和林为你揭秘
国内外运动员对
延庆奥林匹克园区
高山弛“飞燕”,深谷卧“游龙”。冬奥期间延庆赛区的“雪飞燕”“雪游龙”和“最美冬奥村”曾惊艳世界,获得社会各界和海内外的广泛赞誉。如今赛区所在的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华丽变身成为大众冰雪运动的打卡地。
这个雪季是2022北京冬奥会后延庆奥林匹克园区开放后的第一个雪季,也是无数人期盼已久的“冬奥体验季”。
延庆奥林匹克园区针对冰雪运动开发了多种项目,有戏雪乐园,有适合新手的初级体验区、适合中高级雪友的回村雪道、以及适合滑雪发烧友的全长约12公里的冬奥同款雪道。
第一视角体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冬奥赛道
从2198米的海坨山山顶滑下来↓↓↓
除此之外,延庆冬奥村也被原汁原味的保存下来,在冠军体验房里,可以体验赛时遥控的电动床,打卡冬奥运动员餐厅,复刻运动员的冬奥生活。
当然,还有一个不容错过的就是今年冬天推出的雪车雪橇体验项目,敢于挑战自己,向往速度与激情的朋友,一定要体验一下冰上F1趴地飞行的快感。
趴地飞行感受“冰上F1”的速度与激情↓↓↓
不仅如此,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的工作人员
还有自己的冬奥故事与你分享
听高山滑雪中心山地运行负责人吴高胜
分享他冬奥建设的故事↓↓↓
听高山滑雪中心高山救援队副队长黄磊
讲述冬奥赛时期间
一次难忘的救援故事↓↓↓
首钢园区
一年前,我们在永定河畔目睹冬奥火炬传递,在滑雪大跳台激动见证谷爱凌、苏翊鸣的完美飞跃……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时刻,让首钢园这个“双金福地”惊艳世界。姜金玉作为首钢园的员工之一,担任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第81棒火炬手。她负责的传递路线位于首钢园脱硫出入口区域,传递长度在50米左右。
这次,我们跟着她一起
重温这段火炬传递之路
↓↓↓
登上滑雪大跳台的最高处
也就是冬奥会运动员的比赛出发区
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运动员出发视角
还可以一览冬奥赛道及园区风光。
戳图片,感受运动员出发区同款视角
↓↓↓
不仅如此,首钢园区的工作人员
也有自己的冬奥故事与你分享
听李红继讲他和首钢一起华丽“变身”
↓↓↓
最后,“子弹时间”12秒
带你穿越首钢园冬奥组委办公地
——献给曾在此奋斗的冬奥人
一年过去了
每一个场馆不仅镌刻着让人难忘的冬奥印记
也重新出发
交出了可持续发展与利用的闪亮答卷
带动更多人上冰雪
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而每一个人在冬奥建设
冬奥服务过程中的故事
成为了全民族共同的记忆和珍贵的文化遗产
致敬每一朵燃烧的“小雪花”
策划| 田刚
记者| 孙迪雅 薛宇洁 陈博 祖冲亚 赵煦 李佳 姜美辰(实习)
VR制作|陈博 吴文娟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