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同城德比难再现?惠民保需不需要市场化

来源: 保契 时间:2022-11-07 18:39:21

2020年10月,代表北京这座城市的惠民保产品——“北京京惠保”闪亮登场。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是,这款产品仅完整运营了两个年度,就将消失于惠民保的大潮中。

根据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数据,京惠保第一年投保150万人,第二年续保阶段,该产品保持着79元的价格,且增加了保障责任,但其投保人数仅为100万人左右,较第一年降低了50%。

与此同时,2021年下半年,北京普惠健康保隆重上线,与京惠保同台竞技。同为北京医保参保人群的专属补充医疗保险,其每年195元价格,是京惠保的2.5倍,却也成功吸引了超300万人参保。


【资料图】

由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指导,由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负责监督的北京普惠健康保,借助政府的官方背书及五家头部保险公司丰富的销售渠道,在这场同城惠民保的竞争中,将竞争对手无情“碾压”。

2022年10月,北京京惠保在发布公告,称保障将于11月30日到期并停售,两个惠民保产品在北京并存的日子结束。这是否代表着惠民保跑马圈地的时代即将过去,一城多保的乱象能否被一城一保的趋势替代?

01

“一城多保”迷人眼

让市民不再选择困难

2020年以来,疫情让人们格外关注自己的健康问题,惠民保市场也借势迎来迅猛增长,呈现出“多地开花、逐步下沉”的趋势。在惠民保往三四线城市渗透的同时,在某些保险市场发展较快的地区保费大省如浙江,也出现了一城多个惠民保产品的现象。

以浙江宁波为例,在2020年,当地有平安财险承保的“甬惠保”,太保人寿、平安养老、中国人寿、人保财险四家公司承保的“市民保”,还有泰康养老承保的“工惠保”。

在产品的形式上,甬惠保和工惠保是单个保险公司承保的产品,而市民保则有四家保险公司共同承保。同时,这三款产品分别背靠的政府部门也不尽相同,包括了地方医保局、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当地工会等。

三款产品在价格上差异不算太大,但对于高龄人群而言,甬惠保在竞争中稍显优势。甬惠保的价格是59元/年,市民保和工惠保则是50周岁以下59元/年、68元/年,50周岁以上139元/年、168元/年。

而对于参保人来说最关键的保障责任,往往因为条款过于复杂而被忽视。普通消费者连单款产品都很难理解透彻,更别说再分门别类地将三款进行对比了。

尤其在当前的价格下,一旦同城出现多个竞争产品,推广的能力和特殊渠道的争夺将变得更为激烈。此时,保险公司的渠道以及地方不同渠道的推广情况,以及当地官方背书与资源支持的力度,将会对普惠产品的参保情况起到较大影响。

政府大力支持对于惠民保发展功不可没,也正是因为政府的全面、深度介入,惠民保开始越来越正规。2021年8月,在宁波医保局、宁波金融监管局、宁波银保监局联合指导下,联合十家保险公司,将原先的“宁波市民保”和“甬惠保”在首年保障期结束后升级合并为“天一甬宁保”,由10家保险公司联合承保,当年参保人数为192万人,参保率超25%。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惠民保项目参保率普遍较低,大约在5%-15%之间,个别参保率低的地区甚至都不足5%。与之相比,浙江宁波合并后的惠民保项目堪称业内学习的样本。

02

“一城一保”虽好

市场也不能失去竞争

在各地惠民保经历了爆发式增长后,这类新型普惠健康险正从市场扩张期逐步转向稳健期,后续的发展动力从何而来,“一城一保”或许能为其助燃。

作为一款政府参与度较高的产品,一所城市出现多款惠民保,虽可在产品定价、保障范围方面互为补充,给购买者增加了投保选择,但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对于监管者来说,不利于统一规范;对于普通投保人而言,识别眼花缭乱的“XX保”,显得十分困难。

从经济学看,“一城一保”充分发挥了保险“大数法则”的优势由于政府只需给一个惠民保产品背书,参保人也不需要做太多选择,减少了消费者的决策成本,更有可能潜在增加参保人数,而这也使得共保体中单家商业保险公司的采购成本、运营成本大大摊薄,还可节约不同承保方之间因争抢客户而耗费的过度营销的成本。

基于此,惠民保可实现更高的保费收入、更低的综合成本,从而让产品更具备可持续性,有效避免一些地区应市场混战或运营不善,导致惠民保成为仅存一两年甚至上线没多久就下线的情况出现。此类问题极易打击购买者对于惠民保产品的信心,从而影响到参保率。

由于很多地方政府将惠民保视为一项民生工程,因此共保体通过“大数法则”扩大的利润空间,并不能真正属于承保方,而是被要求进一步让利给当地投保人。此外,政府背书也可能形成对投保人的“刚性兑付”,应赔尽赔当然是保险公司的职责,可一旦出现经营困难的问题导致企业积极性不高甚至退出市场,更大的民意压力又谁来承担呢?

2022年7月8日,湖南省长沙市的一款惠民保“长沙星惠保”也宣布升级为“长沙惠民保”,市场中只剩下一款惠民保产品。资料显示,“长沙星惠保”最早推出于2020年7月,而“长沙惠民保”则是在2021年7月正式上线。不过在杭州、福州等其他城市里,一城多款“惠民保”同台“唱戏”的场景依然存在,“一城N保”的确让市民们选择困难。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要尽量减少行政手段直接整合本地多款惠民保,而是运用共性指标、公开信息及信用评价等新型治理机制,实现行业的自律发展和承保方的优胜劣汰,让市场在实践中走向规范和成熟。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热门推荐

北京11月7日0至15时新增33例感染者,详情公布

2022-11-07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北京10大律师事务所排名

2022-11-07   余生未归

北京:鼓励公众了解中轴线

2022-11-07   金台资讯

历时五年自主研制 我国首条35千伏环保电缆投运

2022-11-07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热闻】智能制造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2-11-07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体坛早七点(2022.11.7)

2022-11-07   人民体育

每日快讯!13万亩青绿,一甲子的守护

2022-11-07   中青网新闻派

迟到的Supreme 不再的抢购盛世

2022-11-07   北京商报官方账号

全球时讯:戏曲文化周展现“国戏风华”

2022-11-07   北京青年报官网

最雅致的对联

2022-11-06   书法易

灵光诗刊第84期(20221105)

2022-11-06   灵光诗院

2022北京马拉松开赛

2022-11-06   新华网

今日观点!500余骑友世园公园享“骑乐”

2022-11-06   北京青年报官网

新资讯:石景山区新增中高风险区

2022-11-05   北京石景山

今头条!我国成功发射中星19号卫星

2022-11-05   北京日报客户端

天天看点:新宝1平台一38cp·com

2022-11-05   南郭明明

观热点:志愿一线,熠熠闪光

2022-11-05   文明北京

中国首家门店,关闭

2022-11-05   速豹新闻网

延庆区上过国宴的红富士苹果熟了

2022-11-05   北京商报官方账号

北京为应届毕业生提供青年公寓

2022-11-05   中国教育新闻网

圆明园考古取得重大发现

2022-11-05   光明日报

长知识丨贡院是一种什么建筑

2022-11-05   大道知行

这条穿越700多年的中轴线,有了新变化

2022-11-05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医学人文|有“人情味”的沟通

2022-11-04   京城健康守护者

愁心事儿找他们,准没错!

2022-11-04   北青社区报昌平版

世界短讯!北京html5培训哪个好

2022-11-04   IT千锋教育

北京:新司机交通违法率纳入驾校质量考核

2022-11-04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

我们为什么需要市集?

2022-11-04   商业评论杂志

环球热门:本土新增“704+3167”

2022-11-04   人民网科普

“国礼”也可以很新潮

2022-11-04   光明日报

遇到事儿,第一个想到谁?

2022-11-03   正警事儿

颜秉卿 捏塑

2022-11-03   大伟视界

环球今亮点!乘S1线感受“贴地飞行”

2022-11-03   北青社区报京西版

Copyright   2015-2022 中国行业信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