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多地都传来了血库“告急”的消息。在部分地区,临床血液供应出现缺口,已经危及到孕产妇、危重症患者的抢救。
(资料图片)
山东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全国各地的血库基本上都在努力保证危重症患者的用血。
血库告急,某地库存不足两天
近期,浙江、江苏、湖北、山西、江西、四川、北京、河南、福建、甘肃、山东、上海等多地均发布血库“告急”消息。
部分地区在倡议书发出后,问题仍未明显缓解。
12月12日,云南省血液中心发布消息称,昆明市平均每天需要约500人的爱心献血,才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血需求。当前,平均每天献血人数不足百人,血液库存全面告急。
12月20日,江苏省血液中心表示。“A型只能满足3天的临床需求量,AB型,不足以支撑5日的临床需求量。”
数据显示,今年12月份,江苏省血液中心献血人次和献血量较同期分别下降了57%和54%。
12月21日,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表示,省血液中心血液库存已低于最低保障线。
12月22日上午,山东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一周前日采血量可达100个单位,约有60人左右献血,而昨日日采血量为39个单位,“比前一段采血量更低”。山东省血液中心此前在12月5日、9日、16日,三次发布了倡议书。
在山东,A、O血型血液库存已多日处于红色警戒线,即使 “省着用”,也几乎只能维持三天。
武汉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满足武汉全市手术用血,需要日献血约800-1000人次。但近期每日最低献血量不足百人,红细胞、血小板两大类四种血型均显示供应紧张。
重庆市血液中心表示,血液库存达到历史最低点,已不足平常情况下临床供血两天的量。
四川成都市、南充市和绵阳中心血站等多地血库陆续发文,号召符合条件的志愿者能够踊跃献血。成都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表示,成都市需要每天近1000位献血者才能保证用血,但最近献血人数只有上百位,甚至几十位。
“临床用血缺口将迎来历史峰值”
近期血库告急有多方面原因。山东省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因为天气冷,秋冬本来就是献血的淡季”。山东省血液中心表示,秋冬季也是临床用血高峰期,“加之元旦、春节假期即将来临,预计临床用血缺口将会迎来历史最高峰值”。
同时,受疫情影响,街头的献血者急剧减少,团体献血也组织不起来。团体献血能够集中大量人献血,快速、及时地补充血液库存。大学生是团体献血的其中一个主力群体,但今年许多大学提前放寒假了,高校的团体献血组织不了。
此外,一些企事业单位,比如医院等,许多职工出现了感染的情况。部队献血也因疫情无法组织。
事实上,疫情3年以来,各省市血库不时出现“告急”的情况。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表示,每天研究所约有70多人需要输血和输入血小板,但三年来,每天可能只给1/3。
一些新冠康复者也对自己是否能参与献血表达了疑虑。
“阳康”能否参与献血?
1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和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下发的《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指出(以下简称“指引”),接种基因重组疫苗与接种灭活疫苗后,统一暂缓献血48小时;除重型和危重型外,新冠病毒感染者康复7天后可以献血;重型或危重型感染者,康复6个月后可以献血。
马军表示,如果患者在转阴后仍有包括乏力等一些症状,一周之内也最好不要献血,可以等到体力完全恢复后再献血。对于有人担心,献血是否会导致免疫力短期下降。他表示,"这些病人在康复期的时候,免疫功能都比较强势,抽出200毫升血,包括抽出成分血的血小板,不会影响免疫功能,也不会影响个人的T细胞功能和B细胞的抗体功能,因为量特别少。"
他介绍,成年人体内大约有3500到5000毫升左右的血。采血以后,会使个人的造血功能更加快速地恢复,免疫功能也会得到增强。
《指引》指出,目前,全球尚无新冠病毒通过输血途径传播的报道。同时,为最大程度保障血液安全,在献血者回告政策中保留关于新冠病毒感染的回告内容,如献血后48小时内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献血者应及时回告血站。
踊跃献血,
共度疫情。
来源:央视网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