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迪医疗特约-科室病例会
第一辑北大国际第4期
播出计划
【资料图】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科室病例会
3月15日-
第1期-北大国际医院神经外科的临床优势
3月22日-
第2期-路长宇:应用术中磁共振技术 哪些患者明显获益
3月29日-
第3期-李凯:神经内镜手术 如何提升疗效
4月5日-第4期-段然:手术+介入的复合手术哪些患者明显获益
4月12日-第5期-牛弘川:LITT技术在癫痫治疗上的优势和经验
4月19日-第6期-金蔚涛:颈内动脉闭塞的疗效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本期要点摘录:段然
1、我们脑卒中救治团队包括急诊,麻醉,手术室,介入组等,是一支非常有活力的团队。
2、急诊脑血管疾病救治的时效性非常重要,脑卒中患者如果需要手术,会第一时间启动绿色通道,立即完成DSA的检查。
3、在血管造影检查结束后,如果需要开颅手术或者介入治疗,我们可以立即在复合手术室完成治疗。
讲座实录
讲座摘要:颅内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临床诊疗难点:1.出血责任灶判断困难:对于AVM内或者其供血动脉近端及远端的动脉瘤,非创伤性检查很难判定是动脉瘤还是动静脉畸形出血。2.处理顺序存在争议:其治疗方式主要有血管内治疗、开颅显微手术治疗及伽马刀治疗,也可三种方式联合应用,但目前对于该病的处理时机及治疗先后顺序仍存有争议。
答疑/访谈
神外前沿:目前从事的主要工作?
段然:我2016年毕业于北京天坛医院,博士毕业后就职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从事神经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包括颅内动脉瘤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脑缺血疾病介入治疗,烟雾病脑血管搭桥术等。
神外前沿:同时做开颅手术和介入治疗的体会?
段然:这两项技术怎么结合,主要取决于患者的需求;手术和介入并不是说哪个有优势或劣势,随着对脑血管疾病治疗认知的深入,和介入技术及手术技术的发展,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病变,需要的术式不一样。
以临床比较常见的颈动脉狭窄治疗为例,颈动脉狭窄可以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也可以支架成形术(CAS)治疗。
CEA术取出斑块比较彻底,但有一定的创伤,需要全麻。CAS术比较快,但处理可能不会很彻底,而对于一些位置比较高,无法手术的患者,只能选择介入治疗。所以由于脑血管疾病的复杂性,要求我们从事脑血管疾病的医生既能会开颅手术又会介入治疗,这样在患者治疗上给予综合性的建议和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同时有的患者需要两项技术结合起来,既要开颅手术,同时也要介入治疗,所以这是疾病发展和患者的要求,现在我们既要会开颅手术也要会介入治疗。
神外前沿:团队在脑血管病治疗上的特色?
段然:我们的脑卒中团队,包括急诊、神经外科、神经内科、手术室、介入组,是一支非常有活力的团队。
脑血管疾病,尤其急诊的脑血管疾病,救治的时效性要求非常高。当病人进到急诊以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启动绿色通道,包括神经外科医生、神经内科医生、麻醉,复合手术室团队等,如果需要急诊手术,可以在第一时间先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术(DSA)的检查。
因为任何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还是血管造影检查,在血管造影检查结束后,如果需要开颅手术或者介入治疗,我们可以立即在复合手术室完成治疗。
当然,这对医生会比较累,因为是24小时在线随时听命的状态,但是由于我们团队的配合和有活力的团队,所以在脑血管病治疗的时效性上,我觉得是有自己的特点。
神外前沿:颅内动脉瘤合并脑血管畸形(AVM)的处理策略?
段然:脑出血发病率比较高,当急诊做完血管造影检查后,发现同时有颅内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其治疗是有一定的难度。
首先,我们需要判断其出血来源于哪个病变。如果判断不好,把动脉瘤出血当血管畸形出血治疗或者把血管畸形出血当成动脉瘤出血治疗,并没有达到手术的目的,手术目的是降低近期再出血的风险。
另外,复杂的脑血管病变往往需要介入的干预,同时需要具备开颅手术的能力,如果术中出血了,有可能需要开颅手术去骨瓣或者清血肿,所以在诊断策略上,要求有一定的经验和决断性判断;同时在技术上,也要求医生既要会开颅手术,也会介入治疗的操作。
以这例患者的血管畸形为例(见上面视频中的病例),其实也可以进行介入治疗,但是存在动静瘘的情况下,介入治疗风险相对高。另外相对开颅手术,介入治疗有残留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我在复合手术室切除血管畸形后,又立马进行了血管造影检查,发现血管畸形已经完全切除了,这就是复合手术室的优势。其实,这是一例比较特殊比较复杂的病变,在临床上并不很常见。日常我们做动脉瘤比较多。
动脉瘤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最主要是时效性。我们的经验,所有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我们第一时间行全脑动脉造影检查,明确是否有动脉瘤或者血管畸形,明确出血的病因,这是第一位的。
其次,对于不同位置的动脉瘤病变采取适合的方式,有的部位动脉瘤患者可能只适合于介入治疗,有的动脉瘤更适合开颅手术,或者有的家属根据个体化情况可能要求不同的术式等。这都要求医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同时有的患者同时合并颅内血肿,或者蛛网膜出血比较多,在我们进行动脉瘤处理结束后,还可能进行脑室外引流或者血肿清除术。
神外前沿:高血压脑出血的处理?
段然: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脑出血类型之一,我们首先根据CT的出血形态,大致能判断患者的出血类型,对于明显基底节区的血肿,可以通过CT判断,加上他的病史;如果有高血压病史,大概率是高血压脑出血,但是我们往往要做CTA(CT血管造影),或者全脑动脉造影。
虽然从CT影像看可能是高血压脑出血,但是不排除有动脉瘤引起的血肿,尤其是脑血管畸形,如果急诊的开颅手术,若存在潜在的病变,还是有一定的风险,这也体现了复合手术室的优势。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如果不是特别危急的情况,我们一般先做全脑动脉造影检查,排除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等严重的出血性疾病,然后在有手术指征情况下给予血肿清除治疗。
课件摘要
本期专家简介
段然,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多年从事脑肿瘤、脑外伤及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擅长脑血管疾病的介入及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栓塞与开夹闭,脑血管狭窄的介入手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综合治疗,脑血管搭桥治疗等。学术及社会任职:第一届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脑缺血外科治疗学组秘书。
科室临床优势
临床优势|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神经外科已经建科8年余,是北京北部地区一家年轻、有活力、有影响力和技术特色明显的科室。基于介入复合手术室、术中磁共振等先进设备,在数字神经外科、精准神经外科领域上进行了深入探索,处在国内的领先水平。目前,在复杂脑血管病的复合手术、脑血管病急救绿色通道、术中磁共振引导下肿瘤切除及活检等方面,基本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参考阅读:
科室见面会 | 北大国际医院神经外科的学科建设
支持机构
上一篇:北京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百万亩以上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