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怀柔区基层医疗服务显著提高
看病“门槛”越来越低
(相关资料图)
解决了百姓诸多“看病难”等问题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怀柔打通基层医疗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
在购药和村医医疗服务水平上下功夫!
为村民健康“兜底”~
面对群众用药供应不足的形势
宝山镇卫生院统筹并合理规划药品库存
主动为辖区25个村卫生室配备所需的防疫物资
切实保障辖区居民的用药需求
“这下好了,出门走几步路就能看病配药,还有家庭医生打电话提醒注意事项,在特殊时期实在是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呀。”一位刚刚取完药的于大爷说到。
据了解
为全力保障好防疫期间
辖区百姓的就医需求
宝山镇卫生院组织
全镇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
使乡村医生能基本掌握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常规诊疗
充分发挥
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基层哨点的作用
随时提供开药、健康指导等服务
特别是及早发现重症患者
将信息反馈到卫生院救治小组
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截至目前
宝山镇卫生院联合宝山镇政府
为辖区1800余名65岁以上的老人
发放了“爱心包”、退烧药、口罩、体温计等医疗物资
解决了老年人就医用药困难
“目前我们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的药品有许多品种,可以满足我们村民需求,大家不需要在家里多屯药品,随时可以来拿药。”宝山镇卫生院院长丁桐说道。
琉璃庙镇安州坝村卫生室的张连柏
青石岭村卫生室的刘满和
孙胡沟村卫生室的张继春
......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
——“赤脚医生”
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末梢位置
长期解决了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需求
最早参加工作的“赤脚医生”
已经在农村医疗卫生战线上
奋斗了半个多世纪
不过随着居民健康需求的改变、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以及“赤脚医生”本身年龄的增长,村卫生室的服务水平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身体健康需求。与此同时,信息化医疗服务对平均年龄75岁“赤脚医生”也是一项挑战。由于山区交通不便,“在身边的村卫生室”和“放弃医保报销”成为山区居民就诊时“艰难”的选择。
琉璃庙镇安洲坝村的乡村医生张连柏说:“现在找我看病买药不能报销,病人比过去少多了,备了药也卖不出去。”
为了满足山区农村居民健康需求,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服务理念,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将前期开展的“综合性远程诊疗服务模式”在安州坝、青石岭、孙胡沟等村卫生室推广应用,不但解决了医保即时结报的问题,家庭医生也可以直接指导村卫生乡村医生的工作,提升了村卫生室医疗保障水平,实现了卫生室和中心的同质化管理。
孙胡沟村乡村医生张继春说:“在实施“综合性远程诊疗服务模式”的第一天,有20多人来卫生室看病,中心的杨大夫远程指导我,共为居民开出了40多盒药品,其中几个“五保”户,享受了医疗救助报销待遇,老百姓高兴坏了。”
据了解
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6年起
探索开展“综合性远程诊疗服务模式”
中心工作人员通过
北京市怀柔区“村村通”政务网
以远程桌面的方式
访问服务站、村卫生室CIS系统
完成远程医保项目维护、挂号、收费等相关操作
该模式先期已经在在服务站
和部分村卫生室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青石岭村乡村医生刘满和都说:“年龄大了,不会用电脑,看完病不能报销,老百姓都不满意,现在我负责插卡,在家庭医生指导下诊断、治疗,我自己踏实、老百姓也满意了。”
青石岭村书记刘生民说:“为方便我们村老百姓看病买药,今年重新给村卫生室加固了网线,并更换了供暖设备,这个冬天下雪封山了,也不担心了,不过最好能在我们村也建设智慧健康E站,那样就更加方便了。”
保护农村居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同时
百姓在家也更安心、更放心
基层医疗服务也打通了“最后一公里”
把健康、安全带到家家户户!
【完】
资料来源:区卫健委
编辑:陈思宇
X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