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啼花发柳含烟掷却风光忆少年,鸟啼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宋代诗人欧阳修《鸟啼》:穷山候到阳气生,百物如与时节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花深叶暗耀明日,日暖众鸟皆嘤鸣。
3、说明:候到日暖,万类生物与时争开,众鸟皆鸣。
4、花鸟草木是有生命的东西,它们对季节变化非常敏感,它们的生长发育,直接反映自然季节的变化。
5、2唐代诗人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6、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7、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8、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9、说明:这首诗开头两句揭示了物候学上两个重要规律:第一,植物的荣枯,有一年一度的循环变化;第二,这种循环变化是随气候为转移的,春天一到,万物就要复苏了。
10、3《游庐山大林寺》: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山中。
11、 说明:古代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使后代人佩服不已,这首诗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山下芳华菲尽,而此处桃李始华?北宋科学家沈括经过反复思索,得出这是由于山地气候对植物的影响。
12、4《塞下曲六首(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说明:农历五月,多数植物早已过了花期,而天山仍是冰雪一片,原因在于高度差异。
13、5《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说明:月黑雪猛,非雁飞之时,此时大雁高飞,暗示已有敌情。
14、华罗庚认为“月黑天高时,怎见得雁飞”,理由是北方大雪时,不可能有大雁,因为大雁早已南迁。
15、6《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春江水暖鸭先知”、“正是河豚欲上时”说明:因为画面本身有水有鸭,更从其它景物上想到江水的温度和鸭子的感知;再即景生情,由蒌蒿、芦芽想到了河豚(河豚产卵季节要溯江而上)。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一篇:世界简讯:“新工体”3月亮相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